xíng

行举


拼音xíng jǔ
注音ㄒ一ㄥˊ ㄐㄨˇ

繁体行舉

行举

词语解释

行举[ xíng jǔ ]

⒈  作为,举动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作为,举动。

《魏书·崔光传》:“为民父母,所宜存恤,靖以抚之,犹惧离散,乃於收敛初辰,致此行举,自近及远,交兴怨嗟。”

⒉  巡查报告。

《汉书·成帝纪》:“遣光禄大夫博士 嘉 等十一人行举濒 河 之郡水所毁伤困乏不能自存者,财振贷。”
颜师古 注:“巡行而举其状也。”

⒊  做官,故 孔子 只讲得个“言寡尤,行寡悔,禄在其中”,这便是 孔子 的举业。’”做官,故 孔子 只讲得个“言寡尤,行寡悔,禄在其中”,这便是 孔子 的举业。’”

谓根据品行任用人才。语本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:或以德进,或以事举,或以言扬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三回:“马二 先生道:‘你这就差了。举业二字,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。就如 孔子 生在 春秋 时候,那时用“言扬行举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行举"的意思解释、行举是什么意思由自助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教师的言行举止,随时随地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。

2.在公众的场合中,必须留意言行举止,尤其交头接耳是不礼貌的。

3.看到生活艰苦的孤儿,想到平时自己的言行举止,我情不自禁地哭了。

4.与一个人在一起,有时候是想观察对方的言行举止所带来的延伸空间,作为感受的积累。有时则仅仅是因为寂寞,想有温度和言语包裹。

5.在我的心目中,张教授的言行举止,一贯都是文质彬彬的。

6.思诚为修身之本,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。出自:宋·朱熹《四书集注·孟子集注》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,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,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。

7.在公眾的场合中,必须留意言行举止,尤其交头接耳是不礼貌的。

8.她年方十七,身材高桃,体态轻盈,言行举止端庄娴雅。乌发如漆,肌肤如玉,美目流盼,一颦一笑之间流露出一种说不出的风韵。她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,美而不妖,艳而不俗,千娇百媚,无与伦比。

9.有的同学性格开朗外向,言行举止不拘小节,说话做事不注意方式方法,可能损伤其他同学的自尊和利益。

10.教师的言行举止,随时随地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著学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