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īng

大兵


拼音dà bīng
注音ㄉㄚˋ ㄅ一ㄥ
词性名词

大兵

词语解释

大兵[ dà bīng ]

⒈  人数多,声势大的军队。

大兵压境。

large troops;

⒉  旧时对士兵的俗称,现称普通士兵。

common soldier; the rank and file;

⒊  指清兵,清人撰文必作此称,以示尊敬。

至小东门,大兵如林而至。——清·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

the Qing troops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人数多、声势大的军队。

《管子·大匡》:“吾欲发小兵以服大兵。”
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:“会候骑还,言大兵且至城北,军陈数百里,不见其后。”
《三国演义》第七一回:“今 操 引大兵至此,恐粮草不敷,故勒兵不进。”

⒉  大的战争。

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仲冬之月﹞行秋令,则天时雨汁,……国有大兵。”
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十八:“神曰:‘将有大兵,今辞汝去。’留一玉环曰:‘持此可以避难。’后 刘表 袁术 相攻, 龙舒 之民皆徙去,唯 宪 里不被兵。”

⒊  旧时对兵士的俗称。

许地山 《人非人》:“等我到军法处,一个大兵指着门前底大牌楼,说在那里。”
曹禺 《雷雨》第一幕:“他哪一点对得起我,当大兵,拉包月车,干机器匠,念书上学,哪一行他是好好地干过。”

国语辞典

大兵[ dà bīng ]

⒈  国家的军队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三九回》:「萧云仙又叫一百兵丁埋伏在山凹里,只听山头炮响,一齐呐喊起来,报称大兵已到,赶上前来助战。」

⒉  雄厚的兵力。

《文选·陈琳·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「日忘一日,以至覆没,大兵一放,玉石俱碎。」
《文选·钟会·檄蜀文》:「若偷安旦夕,迷而不反,大兵一放,玉石俱碎。」

⒊  大战事。

⒋  士兵。

分字解释


※ "大兵"的意思解释、大兵是什么意思由自助字典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大兵压境,大势所趋,最后一任土司彭肇槐“造其家口册籍,绘具舆图”,主动向中央和平移交政权,带着子孙回江西祖籍立户,溪州土司制度戛然而止。

2.一面大军压境一面请安南帮忙以软硬兼施救大兵。

3.曾是国际巨星的成龙,多年来不时大发谬论,又经常做出失礼的举动,近年由他主演的电影《大兵小将》、《功夫梦》等,在香港均票房惨淡,人气急剧下滑。

4.尽管那里的海峡有100多公里宽,但是开阔的沿海地形非常有利于大兵团登陆作战。

5., 其实这些大兵的年纪和这些同学的年纪都差不多,因为经常风吹日晒,摸爬滚打,部队阳刚之气的锤炼,看上去比这些学生成熟很多!

6.原本想着回家后保密的大兵和江妹顿成了村里的“明星”,男女老少围着他们看新鲜,各种议论随之而起。

7., 这样,一些蛮横、自以为是的美国大兵便没有机会对警察呼来唤去,从而维护了警察的尊严。

8.祖祖辈辈生活在虫世界的人们,无法想像热武器的神奇,他们看李明和大兵的眼神居然带上了崇拜的意味。

9.一面大军压境一面请安南帮忙以软硬兼施救大兵。

10.芭堤雅距曼谷有两小时车程,四十年前,当参加越战的美国大兵发现这片纯朴清新、布满珊瑚的海湾时,芭堤雅还不过是一个渔村。